作者: 李保珠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5-05-12 08:56
5月7日清晨,成武縣白浮圖鎮的成武峪口禽業有限公司智能化蛋雞養殖基地內,標準化養殖籠架整齊排列,此起彼伏的雞鳴聲奏響現代農業的樂章。數千只蛋雞在自動化投喂的飼料槽前啄食,雞籠下方的傳送帶正將新鮮雞蛋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分裝區,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分揀、包裝、裝車,呈現出一派現代農業生產的繁忙景象。
作為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成武峪口禽業依托母公司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亞洲最大蛋種雞企業)的技術優勢,建成了國內單體存欄規模最大的蛋種雞養殖基地。基地年產能達1億枚種蛋、4000萬只優質商品雛雞,年銷售收入突破1.1億元,成為智慧養殖與生態農業融合發展的行業標桿。
“進入養殖區需經過全面消毒,日常通過智能監控系統觀察蛋雞生長狀態,飼料投喂實現一鍵式自動化操作。”養殖戶王堅介紹,基地配備了國際領先的全自動化設備,從精準喂料、智能飲水到通風控溫全程實現智能化管理,人工勞動強度降低70%以上。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企業更具突破性的是環保創新實踐:投資600余萬元建設的污水處理站及雞糞發酵罐等環保設施,將每年的2.4萬噸鮮雞糞轉化為8000噸優質有機肥,處理后的中水用于場內綠化和道路清潔,真正實現污染物“零排放”。通過創新的“林下養殖”模式,基地構建了“畜禽養殖-有機肥-生態種植”的綠色循環產業鏈,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新路徑。
成武縣畜牧服務中心主任黃啟健表示,全縣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備率達100%,綜合利用率達90.46%。隨著國潤生物質能源項目投產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的實施,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正在加速形成。在此背景下,成武峪口禽業的示范效應尤為突出:項目年帶動本地就業200余人,人均增收4萬元;通過輻射山東及周邊省份8000余戶養殖戶推廣高產雛雞與科學養殖技術,使單只蛋雞年產蛋量從17公斤提升至18公斤。按每戶5000只規模計算,年創造社會效益3.2億元,戶均增收4萬元,顯著提升了區域蛋雞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記者 李保珠